当前位置:谱牒 - 文章列表
族谱家谱制作 | 你知道一本家谱都由哪些部分组成吗?
1.姓氏源流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从一姓到一国一家,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
2.谱序
谱序是每部族谱都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包括本族人写的序和邀请外族人写的序,以及跋语等等。族谱序跋的内容一般可包含修谱缘由、修谱经过、家族的渊源传承以及谱学理论等。随着族谱纂修次数的增多,序跋也不断增多,故一些大型的族谱,至清末民国时历经数修之后,序跋多达十余篇乃至数十篇,如福建莆田《九牧林氏家乘》载有新旧序文二十四篇,三万余字;泉州《延陵吴氏宗谱》载有序跋等五十余篇,字数亦达三万余字。
3.世系、字辈
“世系表”,简而言之,就是说明一个家族成员,
如:父子、兄弟间的相互关系,写清楚祖先后代每一个家族成员名字的图表。
字辈应该说一部完整家谱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个家族的印记。
其实字辈也算是一种比较随意的文学形式,
它的随意性在于,
虽然有一定的格式但是不像律诗那样讲究严格的押韵,
不像词曲那样必须套用现有的牌名。
通过字辈可以把两个不认识的人团结到一块儿,
可以使陌生人之间产生突如其来的亲切感。
更能够增强各群体间的凝聚力,字辈作为姓氏文化的一部分,
我们应该将它很好地继承和发扬下去。
4.家训礼仪
家谱中记录了许多治家教子的名言警句,成为人们倾心企慕的治家良策,成为“修身”、“齐家”的典范。例如“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的节俭持家思想,今天看来仍有积极意义。当中,最为人称道的名训,如颜氏家训、朱子治家格言等,至今脍炙人口。
5.诗词文存
谱乃一家之史”,其中当然少不了家族的艺文著述。艺文书画主要以家族中名人所写的诗文著作为主要内容,有诗词,书画、肖像画、名家书法等,从形式到内容十分丰富。
6.人文地理
人文地理探讨各种人文现象的地理分布、扩散和变化,以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地域结构的形成和发展规律。
7.人才传记
人才传记记录的是古代、现代家族中有名望的名人简介,及其典故轶事。
后人可由此得知自己是哪个名人的后代。
如今互联网已经飞速发展,如今的修谱师依赖互联网进行修谱,将谱书在网上进行一个传承。
转发
相关文章
爱情与官场都不如意,如何评价陆游的一生?
1144年,20岁的陆游与舅舅的女儿表妹唐婉成婚。不到一年,陆游母亲就叫陆游休了唐婉,理由据说是陆母看不得陆游小夫妇太过甜腻,陆游沉迷爱情,不思取功名
管仲是如何用通达智慧接受君子考验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机遇,关键在于能否抓得住。抓住的人,会改变自己的一生,使自己有所建树,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 管仲便抓住了这个人生机遇,虽然他在辅佐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失败。但是在鲍叔牙的大力推荐和劝解之下,齐桓公决定放弃个人恩怨,同意引渡管仲回国。因为对于齐桓公而言,人才难得、不能等闲视之,而对于管仲而言,要找到实现抱负的平台,也不可坐失良机。
修谱师|400年来留下的故事…
400年活字印刷纯手工打造的家谱,到王志仁这已经是24代了。在这400年中时代在更替,信息在变化,但是修谱师的手艺一直在传承。下面我们来听一听24代传承者王志仁的故事吧。“君王临殿堂,朝辅尽纯良……”这样的口诀已经在活字修谱师心中保留了几百年的历史。不过在修谱师检字排版前还要自己将所有的材料准备得当才能开始检字的工作。
姓氏流源|杨姓
杨姓,中华姓氏之一,据说最早源于春秋时期的杨国(今山西省洪洞县),为隋朝、南吴的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杨伯侨为得姓始祖。
Copyright©2017重庆家谱云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渝ICP备18010410号-1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580号
下载
app
在线
客服
联系
方式
回到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