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谱牒 - 文章列表

干货 | 56个民族习俗大汇总(汉、藏、蒙古)

2020-09-24 09:01 发布者: 家谱云

微信图片_20200924084859.jpg


“56个民族 ,56支花。56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


这首由高守信作词,俞礼纯作曲的歌曲,在80、90年代盛行,直到进入都深入人心。


但是由于汉族人数众多,所以我们都把汉族文化作为我们日常生活和待客之道。


久而久之我们就习以为常,其实其他民族也是我们的同胞,但是他们和汉族有着不一样的习俗和生活习惯。


往往一顿饭,一个动作就会让别人感到你不尊重他。


往往这个时候,你是不知道的。


所以下面我们来一起梳理下中国各个民族的习俗吧。


01汉族


微信图片_20200924084913.jpg


饮食禁忌



:汉族的图滕“龙”有密切的关系,龙是一种混合型的图滕,它是人们想象中的一种动物。龙的主干是蛇。

:猫是被汉族人饲养的唯一被禁食脊椎动物。传统的“六畜”(马牛羊鸡犬猪)是不包括猫的,汉族人为何单单禁食用于捕鼠的猫呢?答案是猫很早就是汉族居民的宠物。人们养猫(尤其是社会上层)目的在于取乐而非捕鼠。

猫头鹰:在古代又称鸱鴞,它夜出昼伏,生活习性与古人心目中的鬼相同,又因它生活和居住在荒丘丛棘和坟墓之间,古代的汉族人认为它可与阴间相往来,加之它的叫声怪异,猫头鹰就成为鬼怪恐怖的象征

老鼠:老鼠也是汉族传统禁食的动物。老鼠居于地穴之中,夜间活动。在古代汉族人认为它可以与鬼神相交通,可预知人事的吉凶祸福

汉族禁食的昆虫也不少,例如蛆、蝨子、苍蝇和蚊子等。一提起它们,恐怕有些汉族人就会作呕的,更不用说去食用它们了,汉族人禁食这些昆虫可用现代生态学家们提出的“最佳搜寻理论”来解释:这些昆虫太小,又过于分散,捕捉不易。



主要以稻米小麦为主,辅以蔬菜肉食和豆制品茶和酒是汉族的传统饮料。

稻米的吃法以米饭为主,另有粥、米粉、米糕、汤圆、粽子、年糕

小麦则有:馒头、画卷、面条、包子、饺子、混沌、油条、春卷、炸糕、煎饼等吃法。

汉族的菜一般被分为:川、粤、闽、皖、鲁、湘、浙、苏等八大菜系。


微信图片_20200924084922.jpg


颜色爱好:


汉族有尚红色、贵黄色的习俗。

尚红,早在《礼记·檀弓上》就记载说:“周人尚赤”。这种“尚赤”风土人情在汉族古代有许多表现:中国古称“九州”,又别称“赤县神州”;“赤鸟”被视为瑞鸟,又被作为太阳的别称;纯洁善良之孝子被誉为“赤子”,忠心赤诚的高尚品德称为“赤心”;商、周光辉灿烂的青铜文化的主要原料铜,被誉为“赤金”。久而久之,本以火的颜色为“赤”,遂发展成泛指一般的红色。

汉族在尚红的同时又贵黄。《白虎通义·号篇》云“黄者,中和之色,自然之性,万世不易。”黄色为五色中最高贵,代表中央,因此,汉族古代皇帝均尊黄色为正色,皇帝穿的龙袍又称“黄袍”;祭祀时也要穿黄色的衣服以示隆重,庄严;不仅道教敬黄色,服黄色,而且佛教也认为黄色素雅、绝俗,有超然物外的情味,故其服装、建筑及其他装饰多用黄色,器皿多“鎏金”(即“涂金”)。

汉族还忌白,认为白色代表悲哀、痛苦和死亡,所以丧礼均用白色来表示肃穆哀悼。丧事又俗称“白喜事”。


微信图片_20200924084926.jpg


生活禁忌:


按照一直流传下来的说法,喜庆的日子应该穿红色的衣服,比如结婚的时候,古代的新郎新娘都穿得大红大紫,而亲人逝世时,才穿白色的衣物,不过如今思想相对开放,新娘的婚纱也有白色的,红色的反而比较少。

许多汉族人忌讳用“四”这个数字,因为它给“死”同音,所以如今许多医院、楼层都没用“4”来编号,尤其是在七七鬼节这样的日子,更加忌讳说出“四”这样的数字。

男女如果是夫妻、恋人等,吃梨的时候一个人要吃整个,不能用到切开来吃,也不能你咬一口我咬一口,因为“分梨”跟“分离”同音,这是相当不吉祥的征兆,情侣一起吃一个梨后,往往就会分手。

无论何时给别人送礼物,都不能送时钟,因为“送钟”跟“送钟”谐音,只有人死后才给人送终,送这种礼物是非常忌讳的,尤其是老一辈的人,如果你给他送一个钟,可能他会直接扔到地上,还会骂人。

本命年禁忌:汉族有一种说法,本命年要穿红色的衣物,这样才能辟邪,如今这种观念被搞得越来越超前,许多男士在本命年,也会穿红色的内裤,其实红色这种内裤,本来是女士穿的,但如今已经不论男女了。


02藏族


微信图片_20200924084931.jpg

饮食禁忌:


在食肉方面,藏族禁忌较多。一般人只吃牛羊肉,而绝不吃马、驴、骡、狗肉,有的人连鸡肉、猪肉和鸡蛋也不食用。鱼、虾、蛇、鳝以及海鲜类食品,除部分城镇居民(大多为青年)少量食用外,广大农区和特区的群众一般不食。

藏族食鱼、蛙的习俗是因地而异、因时而异的

在饮食禁忌中,藏族人对吃大蒜有较多的禁忌。大蒜作为调味品平时人们亦食用,但如果要去转经拜佛朝拜神圣之地则绝对不可食蒜,忌讳食蒜后的臭气玷污和熏脏了圣洁之地。

微信图片_20200924084934.jpg

饮食习惯:

在牧区,除糌粑外,很少食用其他粮食制品。食用糌粑时,要拌上浓茶或奶茶、酥油、奶渣、糖等一起食用;糌粑既便于储藏又便于携带,食用时也很方便。


藏族过去很少食用蔬菜,副食以牛、羊肉为主,猪肉次之。藏族食用牛、羊肉讲究新鲜,在牛羊宰杀之后,立即将大块带骨肉入锅,用猛火炖煮,开锅后即可捞出食用,以鲜嫩可口为最佳。

在城区的居民饮食就比较丰富了,除了上述还有大米、白面以及蔬菜。

颜色喜好:

藏族喜欢白色(给予尊贵客人是白色哈达,布达拉宫是白色),他们对颜色没有禁忌。

生活禁忌:

称呼加敬词,表示亲切。如拉萨名字后面加 “啦” 字;在日嘎则地区,男性名字前加 “阿吉” 或 “阿觉” 。

 到藏家做客,主人必先敬客人青稞酒,客人应先用无名指蘸一点酒弹向天空,连续三次(以示祭天、地、祖先),然后轻喝一口,主人及时添满,喝三次,第四次添满时需干一杯。否则主人以为客人不懂礼貌或者瞧不起他。

做客时,主人会倒酥油茶敬客。客人需待主人双手捧至面前时,才能喝过去。切不可自行端喝。落座时盘腿坐,接受礼品时,用双手。

吃饭讲究食不满口;嚼不出声,喝不作响,拣食不越盘羊脊骨下部带尾巴的一块肉为贵,应给最尊贵客人。

路行到寺院等宗教设施,必须从左徃右绕行。

不得跨越法器、火盆

经筒、经轮不得逆转。

忌讳别人用手触摸其头。

03蒙古族

微信图片_20200924084937.jpg

饮食禁忌:

凡变质、污染或制作过程不卫生的饮食品,都被视为变脏的食物。

凡偷盗、抢夺或骗取的饮食品,被视为来路不明的变脏食物。

凡吝啬而引起他人贪馋的饮食品,被视为渗入他人馋欲污染而避讳。

平时生活中忌讳对孩子和饥饿者吝啬食物,不问“吃不吃?”,而是直接把食物递给他们。

忌食: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内脏肥猪肉。

饮食习惯:

红食(肉食):羊肉

白食(奶制品):骆驼奶

蒙古人视酒为饮食之最,耐日之魂,可也不提倡把它不分岁数的随意乱用,随意喝上几口的。对此,蒙古人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对喝酒的岁数、敬酒、献酹、请曲等方面,都确立了具体而固定的标准和明确的礼节禁忌,创立了蒙古族独特的酒文化。

蒙古族与新疆、西藏的牧民一样,蒙古族人民喜欢喝与牛奶、盐巴一道煮沸而成的咸奶茶。蒙古族人民喝的咸奶茶,用的多为青砖茶和黑砖茶,并用铁锅烹煮。烹煮时,都要加入牛奶,习惯于"煮茶"。

微信图片_20200924084941.jpg

颜色喜好:

白色蒙古语称“查干”。是蒙古人自古以来最崇拜的颜色,白色象征着人类社会生活中的真实、纯洁、正直和美好。所以,在逢年过节和欢庆喜事的时候,蒙古人们都身着白色的服装,互相赠送白色的礼品。在蒙古人的生活中,白色是吉祥的颜色,住的是白色的毡房,为尊贵客人献上的是白色的哈达,可见蒙古人们对白色的喜爱。

蓝色:蒙古语称“呼和”。蒙古人把蓝色视为自然界中永恒、美好的色彩,希望自己的民族像永恒的蓝天一样永存和繁荣昌盛。在蒙古族的服饰中,蓝色的也是他们衣着的一部分,身着蓝色服装的男女老少给这个美丽的草原增添了一份庄重的气息。蒙古人们常常用蓝色点缀他们的生活,有很多蒙古人将他们的蒙古包顶部画上蓝色的云彩或吉祥的图案,至今还可以看到。

红色:蒙古语称“乌兰”。由于蒙古人们对火的崇拜情结,红色便成了燃烧着的火焰的象征,以为红色表示温暖亲切,对于世代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民族来说,火是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他们喜欢熊熊燃烧的篝火和蒙古包里的炉火,认为烧得越旺越好,这预示着世世代代繁盛红火。

黑色:蒙古语称“哈日”。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一样,也有自己忌讳的颜色。黑色在蒙古人眼中是不吉利的颜色,标志着秽气,或代表着丧事。但是黑色在蒙古人们多彩的生活中也占有着不可忽略的地位。

微信图片_20200924084945.jpg

生活禁忌:

不在湖、河里丢入赃物。

生活生产垃圾不随处丢弃。

忌讳黑色,黑色在蒙古族人眼里标志着秽气,或代表着丧事。

去做客不能坐西炕,因为西方是供佛的方位。

忌食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

禁止在参观寺院经堂、供殿时吸烟、吐痰和乱摸法器、经典、佛像以及高声喧哗。

忌在火炉上烤脚,更不许在火炉旁烤湿靴子和鞋。

忌在河流中洗手和沐浴,更不许洗女人的脏衣物,或将不干净的东西投入河中。

蒙古族妇女生孩子,忌外人进产房,一般要在屋檐下挂个明显的标志。生男孩挂弓箭,生女孩挂红布条,客人见此止步。

人进蒙古包时,切忌挽着袖子,或把衣襟掖在腰带上;也不可提着马鞭子进去,要将鞭子放在门右,且要立放。

蒙古族忌讳生人用手抚摸小孩的头部,认为生人手不洁,摸了孩子的头部,会有害于孩子的健康发育。

到牧民家做客,切忌打骂主人家的狗,否则会被认为是对主人极大的不尊重。

进入蒙古包时,不能踩门槛。

不得在炉灶上磕烟袋、摔东西、扔赃物。

不得用刀子挑火。

不得从锅中取肉食。





0转发

图片无法显示
图片无法显示

相关文章

图片无法显示

24代的传承,他有话要说!!

400年活字印刷纯手工打造的家谱,到王志仁这已经是24代了。在这400年中时代在更替,信息在变化,但是修谱师的手艺一直在传承。下面我们来听一听24代传承者王志仁的故事吧。“君王临殿堂,朝辅尽纯良……”这样的口诀已经在活字修谱师心中保留了几百年的历史。不过在修谱师检字排版前还要自己将所有的材料准备得当才能开始检字的工作。

图片无法显示

爱情与官场都不如意,如何评价陆游的一生?

1144年,20岁的陆游与舅舅的女儿表妹唐婉成婚。不到一年,陆游母亲就叫陆游休了唐婉,理由据说是陆母看不得陆游小夫妇太过甜腻,陆游沉迷爱情,不思取功名

图片无法显示

管仲是如何用通达智慧接受君子考验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机遇,关键在于能否抓得住。抓住的人,会改变自己的一生,使自己有所建树,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 管仲便抓住了这个人生机遇,虽然他在辅佐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失败。但是在鲍叔牙的大力推荐和劝解之下,齐桓公决定放弃个人恩怨,同意引渡管仲回国。因为对于齐桓公而言,人才难得、不能等闲视之,而对于管仲而言,要找到实现抱负的平台,也不可坐失良机。

图片无法显示

修谱师|400年来留下的故事…

400年活字印刷纯手工打造的家谱,到王志仁这已经是24代了。在这400年中时代在更替,信息在变化,但是修谱师的手艺一直在传承。下面我们来听一听24代传承者王志仁的故事吧。“君王临殿堂,朝辅尽纯良……”这样的口诀已经在活字修谱师心中保留了几百年的历史。不过在修谱师检字排版前还要自己将所有的材料准备得当才能开始检字的工作。

友情链接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常见问题 公司简介

023-86851333

中国上海图书馆 功能介绍 企业文化

重庆渝北区龙溪街道新牌坊一路139号D幢17-4

中国社会科学院 修谱常识 团队介绍

国家博物馆
国家档案馆
app下载

APP下载

Copyright©2017重庆家谱云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渝ICP备18010410号-1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580号

图片无法显示

下载
app

图片无法显示

在线
客服

图片无法显示

联系
方式

图片无法显示

回到
顶部

图片无法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