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介绍了水族的习俗文化。我们也初步了解我们中华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化。
这一次我们要讲的是纳西族。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纳西族有多种自称:居住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维西傈僳族自治县、永胜县、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盐源县达住等地的纳西人自称“纳西”。居住在云南省宁蒗县永宁、翠依、四川省盐源县、木里县的雅砻江流域和泸沽湖畔的纳西人自称为“纳”或“纳日”(或音译为“纳汝”)。居住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三坝乡的纳西人自称“纳罕”(或译为“纳汗”)。此外,还有少数自称为“玛丽玛沙”(居住在维西县)、“路路”(又音译为“鲁鲁”,居住在丽江塔城、鲁甸等地)。上述自称中,以纳西、纳日、纳罕、纳恒几种称谓居多,自称纳西的人占纳西族总人口的六分之五。因此,根据本民族意愿,经国务院批准,于1954年正式定族称为纳西族。“纳”一词有“大”、“宏伟”、“浩大”、“黑”、“黑森森”、“黑压压”等意思,“西”、“日”、“罕”等皆意为“人”。 根据《后汉书》、《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书记载,汉代时居住于越巂郡的纳西人称为牦牛种。晋代居住于定笮(今四川盐源)的纳西人称为“摩沙夷”。直至族称正式定为“纳西”之前的20世纪50年代初,各地纳西人填族别时填“麽些”或“摩西”。藏族人则称纳西族为“姜”(Hjang),白族自古称纳西族为“摩梭”(麽些),但通用的他称仍为“摩梭”(麽些)。主要居住在中甸县(现为香格里拉县)东南部东坝等地的部分纳西人(自称纳西或纳罕)被称为“阮可”(又音译为“若喀”)。纳西族日食三餐,早吃馒头或水焖粑粑,丽江粑粑是纳西族的特色饮食,当地有"丽江粑粑合庆酒"的说法。 丽江粑粑油腻香脆,吃时佐以炒洋芋或白菜汤,有时也吃酥油茶、奶渣及糌粑。午餐和晚餐常有一两道炒菜或咸菜,爱吃牛肉汤锅和千巴。每家都会腌制酱菜、豆豌和卤腐,嗜好酸辣。肉食以猪为主,兼及牛羊、鸡鸭和野味,腌制的"琵琶猪"远近闻名,可存放十余年不变质。 常吃杂锅菜。还有"清蒸虫草鸭"、"天麻贝母鸡"、"猪血米灌肠"、"雪莲花拼盘"、"春铜火锅"、"丽江火烤粑"、"吹肝"等名菜。此外其器皿亦有特色,如钢制的锅、盆、瓢、勺、杯、壶以及镶银木碗,都有古色古香之美。泸沽湖和盐源一带的纳西人,晨起之后,当喇嘛的男子诵经,主妇做饭,老年男子打酥油茶。他们喜欢饭前先饮茶,一般每人一杯,老人可多饮几杯;饮茶的同时,吃些玉米炒面或青稞炒面,有的吃几个土豆。主妇先给年长的老人盛饭,再接辈份每人一碗,把菜盖在饭上或每人一份,由主妇均匀分配。但吃好的食品,基本上按人头平均分配,辈份、年龄最小的,可多得一些。在对纳西族色彩信仰的探讨热潮中,笔者曾先后发表了《(黑白战争)象征意义辩》、《黑色白色的象征性》、《东巴神话色彩象征》、《“若水”考》等文章,较系统地从语言、民俗、神话、宗教等角度对纳西族的色彩信仰进行了较全面的清理与阐述。有关观点,本论中将有所介绍,故在此不作赘述。她的《云南省纳西族的色彩象征》一文完成于平成四年(1992年)。共分“纳两族的概观”、“纳西族的民族衣装”、“东巴经的色彩象征”三章,较全面地分析研究了体现于民族衣装与宗教中的色彩观,对学术界就纳西族色彩信仰所作的研究作了钩沉。她高度评价笔者关于纳西族有一个从尚黑到尚白过渡的过程、而且这种过程受地理的、生产的、宗教的、政治的影响的观点,认为纳西族古代尚黑还有民族起源方面的原因。即,纳西族先民在从中国西北高原迁入横断山脉之际,曾经与一个称为“薄绿夷”的民族集团发生融合。她对纳西族衣装之黑色性的研究用功甚力,认为一个自古尚白的民族不可能以黑色作为衣装的主色,一个民族的色彩崇拜与服色应该是统一的。纳西族衣装的黑色性表现出纳西族是一个曾经尚黑的民族。至于纳西族与黑色的关系,可以从视觉性、历史性两个方面进行把握。所谓视觉性就是从古至今之服色均以黑色为主,所谓历史性就是古羌人分尚白集团与尚黑集团,纳西族为尚黑集团之后裔,且与“薄绿夷”相融合,直到唐代还被汉族史书称作“乌蛮”。并与藏族的色彩转折相对应。在藏族社会,土著宗教本教最初尚黑,故称“黑本波”或“黑教”。后来,本教受佛教影响而改尚白色,故称“白本波”、或“白教”。隋唐时代传人纳西族地区并对纳西族东巴教产生重要影响的是改尚白色的“白本波”、或叫“白教”。吉川文子女士对东巴教色彩象征之研究局限于黑白,以及与五行相关的五色。基本观点是:黑白之象征主要受本教的影响,而五色之总体象征则主要受道教的影响。当然,在解释其起源及具体表现方面,无论是黑色与白色的象征,还是五行五色的象征,都有纳西族自己的特点。在公共场所忌高声喧哗、说粗话。骑马到村前必须下马,也不能把马拴在祭天的地方。纳西族重信用讲义气,一般不计较客人因不懂纳西族的习俗礼仪而产生的过失,但很看重平等与信用,所以在与纳西族交往时有什么要求最好能直接说明,不可欺瞒哄骗。在一般民居中,白天待客多喜欢在檐廊下,晚间待客多在正房堂屋。如在饭桌或火塘边,其正位称"上八位"或"格故鲁",是老人的优先位子。因此,到纳西族人家里,只要有老人在,即便主人邀请,也要把"上八位"让给老人,进餐时,更应先请老人和长辈入座,切不可主动占据。在会客和饮食场合要坐姿端正,忌高声喧哗、猜拳行令,不要踩踏饭桌横档,当主人敬烟酒、盛饭时,宜用双手相接,并表谢意。一般夹菜时要招呼旁人一起动筷,夹一次,停一会儿,待上一口下咽后再夹第二箸。鸡头应让年长者享用,鸡爪不能给小孩吃。不要在碗底留剩饭。如果坐二人凳,起立时要关照旁人坐好,防止旁人翻翘跌倒,造成伤痛。共同进餐时,若已经吃完饭,最好陪旁人一会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