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谱牒 - 文章列表

干货 | 56个民族习俗大汇总(达斡尔族)

2020-10-23 09:01 发布者: 家谱云

上一期我们介绍了土族的习俗文化。我们也初步了解我们中华各个民族之间的差异化。


这一次我们要讲的是达斡尔族。话不多说,让我们一起走进他们的世界吧!


1



达斡尔族


微信图片_20201023085541.jpg


基本介绍



达斡尔族是中国56个民族之一,主要分布于内蒙古自治区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梅里斯达斡尔族区、鄂温克族自治旗一带。

少数居住在新疆塔城、辽宁省等地。

达斡尔族居住地最早记载为讨浯儿河(今洮儿河),明初迁往黑龙江以北;17世纪中叶因中俄边疆战事,清政府为巩固后方,达斡尔族最初迁往嫩江流域,少部分仍留在今外贝加尔一带。

后因清政府征调青壮年驻防东北和新疆边境城镇,逐渐形成了现在的分布的状况。

 达斡尔族有自己的语言,原文字已丢失,现使用拉丁字母为基础的文字,现在达斡尔族基本上通晓汉语并会书写汉文,与蒙古族杂居的达斡尔族,大部份通晓蒙古族语。

达斡尔族能征善战,后金为入关巩固后方,三征索伦,故有俗语“索伦骑射甲天下”。

清朝内外战争均有达斡尔将领参与。

抗日战争时期,为东北地区抗日做出杰出贡献。达斡尔族能歌善舞的民族,民间音乐有山歌、对口唱和舞词等多种形式。

微信图片_20201023085547.jpg

饮食习惯



在早些年代,达斡尔人通常日食三餐,主食米面,副食多为奶、肉、鱼、菜。

米面食法,多将稷子、谷子、糜子燕麦等碾成米后,焖(捞)成干饭,也常吃面条、合漏、饼和稠粥,稷子以过锅蒸、炕干,碾成米后,蒸成干饭。

吃时口感松散,清香可口,若在干饭中加上些芸豆,泡上酸牛奶或配以小鲫鱼汤,则更鲜美,有滋有味。稷子除了做干饭之外,也可按照各自的喜好做成肉粥,奶粥或炒面、炒米。

肉粥(希日莫勒布达)很受人们欢迎,喷香可口,既能充饥又能增加热量。

奶粥(索提查)则是达斡尔人的日常餐品,吃时拌以奶油或奶皮子。

炒面(那仁合格)类似汉族的油茶,用来拌糖冲奶喝。炒米(布古鲁合格),即可嚼吃,也可泡奶吃,是进行野外劳动时经常携带的食品。

达斡尔人吃肉以猪肉为主,辅以牛、羊、家禽或捕获的各种兽肉。

喜欢吃炖菜而不善熘炒,尤以煮带骨头的大块肉(手把肉)为贵,是招待佳宾或节日宴会上必不可少的一道佳肴,吃时佐以盐面和韭菜花(索日色),又嫩又香。

达斡尔人很少种菜,多食野山菜。每当夏秋季节,妇女们便三五成群的去到山坡草地采集些柳蒿芽、野韭菜、野葱、黄花菜回来做菜或晒干长期贮存。

柳蒿芽(库木勒),除了炖鱼之外,还可配上肥猪肉、土豆、芸豆,味道苦香清爽,是道具有清热解毒的药膳菜肴。

微信图片_20201023085554.jpg

颜色喜好(服饰)



达斡尔族是中国北方具有悠久历史和农业文化的民族。

达斡尔服装受蒙古族和满族影响较大,男子穿大襟皮袍,外加长袍,用白布包头,戴草帽,着皮靴。

达斡尔族男子头戴皮帽,身穿长袍,下着皮裤,脚蹬皮靴。

帽子多用狍、狼或狐狸的头皮做成,毛朝外,双耳、犄角挺立,形象逼真,出猎时,既防寒又护身。靴子多选用狍、犴、牛等皮。

除皮质服装外,达斡尔族还穿布制的袍子和裤子。

冬天穿棉袍,天冷时外套犴背心,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妇女早期着皮衣,清朝以后以布衣为主。

服装的颜色多为蓝、黑、灰,老年妇女还喜欢在长袍外套上坎肩。

微信图片_20201023085559.jpg

生活禁忌



女子结婚年龄忌偶数,以为不吉。

故常择15、17、19等奇数年龄时婚配。男无此禁忌。

忌男方求婚一、两次,女方应允。

以为多次求婚,方显女儿家主贵。

若少次求婚便应,则显卑贱,该族俗语云“好女百人求”。

故媒人求亲须多跑几次。

迎亲喜车须在落日前赶到。万一落日后到,须在大门西侧挂一面镜,以代太阳。否则婚后不顺。

孕妇不许往灶里看,不许铺熊皮,以免流产。

忌男人进产房,据说男人易踩孩子。

若男人无意进了产房,走后孩子有病,如鼻塞等,会认为被入产房男子所踩,必须找到他,将他的脚趾甲剪下几片,拿到产妇家和艾蒿一起烧掉,等冒烟时,将孩子抱于烟上悠几下,吐几口唾沫,说:“唾唾,邪气快跑掉!”俗信如是方可消灾除厄。

产后3天内忌外人进家;1个月内产妇不许出大门或到屋外西北角供神之处。孩子出麻疹时,忌门标志为门口挂一把小草或草圈,底部绑一红布,见此标志,外人禁入。

微信图片_20201023085604.jpg

小孩麻疹期,忌炒菜、抓虱子,打猫狗、做针线、夫妻合房。

不准小孩子站于门坎,以为长不高,不准小孩吃猪尾巴,以为夜间身后会有响声;小孩不吃动物脑,怕不聪明;不准小孩夜晚照镜子,怕梦见鬼。

人死咽气前,全家人不准入睡,怕死者灵魂将睡者灵魂带走。

忌用铁钉钉棺。有外伤者不能见尸身或灵枢,以免被“扑着”,即怕伤口发作。

外姓人死后,不得从门出,必须从窗户抬出。严禁双日殡葬。

未出嫁女子,孕妇、无子女的妇女及小孩死后不准埋入祖坟;孕妇死后必须火葬,否则起“旱魃”;小孩死后,必须风葬。

守丧期忌打架斗殴,忌剃头、剪指甲,忌在炕上睡觉,忌参加婚礼、娱乐活动,禁出远门及嫁女,禁夫妻同房。

除夕,天黑前必须将门窗糊好。是日,不许从门外向里叫人,不许照镜,否则群魔缠身,被魔鬼摄去心神。

大年初一自动起床,忌被人叫醒,否则会懒惰1年。初一至初五不得打扫室内,否则会扫走福气。


0转发

图片无法显示
图片无法显示

相关文章

图片无法显示

24代的传承,他有话要说!!

400年活字印刷纯手工打造的家谱,到王志仁这已经是24代了。在这400年中时代在更替,信息在变化,但是修谱师的手艺一直在传承。下面我们来听一听24代传承者王志仁的故事吧。“君王临殿堂,朝辅尽纯良……”这样的口诀已经在活字修谱师心中保留了几百年的历史。不过在修谱师检字排版前还要自己将所有的材料准备得当才能开始检字的工作。

图片无法显示

爱情与官场都不如意,如何评价陆游的一生?

1144年,20岁的陆游与舅舅的女儿表妹唐婉成婚。不到一年,陆游母亲就叫陆游休了唐婉,理由据说是陆母看不得陆游小夫妇太过甜腻,陆游沉迷爱情,不思取功名

图片无法显示

管仲是如何用通达智慧接受君子考验的

在人生的旅途中,每个人都会有很多机遇,关键在于能否抓得住。抓住的人,会改变自己的一生,使自己有所建树,实现自己一生的抱负。 管仲便抓住了这个人生机遇,虽然他在辅佐公子纠争夺君位的斗争中失败。但是在鲍叔牙的大力推荐和劝解之下,齐桓公决定放弃个人恩怨,同意引渡管仲回国。因为对于齐桓公而言,人才难得、不能等闲视之,而对于管仲而言,要找到实现抱负的平台,也不可坐失良机。

图片无法显示

修谱师|400年来留下的故事…

400年活字印刷纯手工打造的家谱,到王志仁这已经是24代了。在这400年中时代在更替,信息在变化,但是修谱师的手艺一直在传承。下面我们来听一听24代传承者王志仁的故事吧。“君王临殿堂,朝辅尽纯良……”这样的口诀已经在活字修谱师心中保留了几百年的历史。不过在修谱师检字排版前还要自己将所有的材料准备得当才能开始检字的工作。

友情链接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常见问题 公司简介

023-86851333

中国上海图书馆 功能介绍 企业文化

重庆渝北区龙溪街道新牌坊一路139号D幢17-4

中国社会科学院 修谱常识 团队介绍

国家博物馆
国家档案馆
app下载

APP下载

Copyright©2017重庆家谱云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渝ICP备18010410号-1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580号

图片无法显示

下载
app

图片无法显示

在线
客服

图片无法显示

联系
方式

图片无法显示

回到
顶部

图片无法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