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谱牒 - 文章列表

编纂宗谱(族谱家谱)应遵守的五大原则

2020-11-12 08:56 发布者: 文章来源于网络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有记录祖宗事迹的习惯,后人称为“谱”,族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地方有志也。宗谱的存在有着“辨亲疏,明昭穆”之重要作用,古人云:“谱谍立身之本也。”可见,族谱虽与国史、方志都属中华民族三大历史文献,但谱更能通过追根溯源了解到你是谁、从哪来。

孝道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瑰宝,而家谱又是体现孝道文化的重要载体,修谱即是行孝,如何才能将行孝做到尽善尽美?修谱应遵循以下五大原则:

以史为据,述而不论

63eaec168fffc635ada828cc2483f2f.jpg

家谱是一个家族代代相传的瑰宝,是实事求是记录家族兴衰荣辱的历史资料。俗话说:“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家谱的编修过程中如果没有事实根据,凭空捏造杜撰,那便不能称之为“信谱”。依据从何来?由史来!史志是一个国家重要的历史文献资料,也是一笔宝贵的人类文明财富。

史料具有很强的可靠性,以史为据编修家谱能增强家谱的可信性。在家谱的编修过程中应充分挖掘史料,辨别史料真伪,搜集本家族始祖、名人等重要历史资料,以时间为经,空间为纬,人物的生活轨迹为线索,客观记叙。对先人不作主观带感情色彩,影响后世对家族先辈客观认识的评论。

详近略远,薄古厚今

随着历史的不断发展,史料的记载方式也随之完善,故近现代的史料可信性远高于远古时代,而家谱也应重在记叙当下事件或人物。

“详近略远,薄古厚今”地记载人物及其事迹,不仅能提高谱书的可信度,也能大大提升搜集资料的效率。且不论远古时代的先人事迹真实与否,与近代族人相比,近代事迹更能引发阅谱之人的兴趣、共鸣和感受。

回避敏感,秘而不宣

家谱编修时要规避国家相对敏感的话题,如国家安全、军事设施分布等,做到秘而不宣。较为敏感的话题虽然能引起阅读家谱者的兴趣,但很难保证阅后不造谣、传谣,而造谣传谣之影响很难估量,是好是坏也难预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国家敏感问题的确不应该出现其中。

生不立传,人不求全

“传”是“传记”的单称,是一种常见的文学形式,是后人对先人的一种评价性文章,主要记述人物的生平事迹,根据各种书面的、口述的回忆、调查等相关材料,加以选择性的编排、描写与说明而成。

“生不立传”,是写史人的一个态度。古语有云:“盖棺定论!”、“历史对错让后人来评说。”,人会变化,先前行为良好,后来人生发生变化,导致晚节不保也是常有的事例。如若给生人立传会出现偏差,且带有请托行为、人情世故、主观色彩、个人喜恶等影响客观公正的因素产生,因此给尚在世的人立传为时尚早。既然要立传,就应让后来者认识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盖棺再定论”。

人无完人,不能对一个人责备求全。且好坏也不是一两件事能定论的,判断历史对错也要因特定历史时期、历史环境而定,不以今时之参照标准去衡量古人,今日之标准也不能成为后来者评价今人的标尺!

87f7fc0f195a64635a6a1dd7bd73ce0.jpg

弘扬正义,抵制淫邪

所谓“尊谱施教”,谱书本身具有教化族人,是很好的家族历史文化、思想道德的教材。家谱的第一读者是家族族人,自然应弘扬奋发有为,积极向上、克勤克俭、尊长敬贤、互帮互助等社会正能量,若有负能量的东西掺杂在里面,可能会使得家族内部尚年幼的族人深受其影响,不利于传承优秀的家族文化、弘扬优秀的家风家训。

家谱本身具有教化作用,警示后人更是家谱的重要作用。因此家谱里更不应有与传统道德观念有抵触的内容,否则不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孝文化。

 


0转发

图片无法显示
图片无法显示

相关文章

图片无法显示

关羽明明被灭门,为何还有许多人自称关公后裔?

在中国人心目中,武圣关羽有崇高的地位,他的封号也不断变化。据统计,历史上共有16位皇帝前后23次给关羽加封,光绪皇帝给他的封号是:“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

图片无法显示

李煦

李煦(1655年—1729年)字旭东,又字莱崇,号竹村,李士桢长子。顺治十二年(1655年)正月二十九日生,正白旗荫生。溯自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三月接曹寅而出任苏州织造,前后凡30年,其间曾四迎奎驾,俱蒙宠遇。

图片无法显示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的作者,祖籍存在争议(辽宁辽阳、河北丰润或辽宁铁岭),出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图片无法显示

24代的传承,他有话要说!!

400年活字印刷纯手工打造的家谱,到王志仁这已经是24代了。在这400年中时代在更替,信息在变化,但是修谱师的手艺一直在传承。下面我们来听一听24代传承者王志仁的故事吧。“君王临殿堂,朝辅尽纯良……”这样的口诀已经在活字修谱师心中保留了几百年的历史。不过在修谱师检字排版前还要自己将所有的材料准备得当才能开始检字的工作。

友情链接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常见问题 公司简介

023-86851333

中国上海图书馆 功能介绍 企业文化

重庆渝北区龙溪街道新牌坊一路139号D幢17-4

中国社会科学院 修谱常识 团队介绍

国家博物馆
国家档案馆
app下载

APP下载

Copyright©2017重庆家谱云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渝ICP备18010410号-1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580号

图片无法显示

下载
app

图片无法显示

在线
客服

图片无法显示

联系
方式

图片无法显示

回到
顶部

图片无法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