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中华世家 - 百姓故事

姓氏流源|卫姓
2020-09-01 09:01
发布者: 家谱云
查看:
评论: 0

卫姓,中华姓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九个儿子被封在康地,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或以“康”为氏。

卫姓主要集中于山西、陕西、四川、河南,这四省大约占卫姓总人口的77.0%。山西为卫姓第一大省,约占卫姓总人口的24%。其次分布于上海、江苏、贵州、山东等省市。全国形成了以晋秦为中心,向南移动的卫姓分布区。

u=1959023879,2979510745&fm=26&gp=0.jpg

卫姓郡望河东郡、陈留郡堂号河东堂、辽东堂、陈留堂、河东堂、菉竹堂(敦伦堂)、敦本堂、乐善堂、鉴湖堂、羽音堂、兴善堂、崇德堂、光大堂、三和堂、尚志堂、四达堂、志远堂、积庆堂、六义堂、三公堂、四箴堂、麻孝堂、友顺堂、後乐堂、一部堂、复本堂、敦本堂、序诗堂、福善堂、长平堂、公义堂、三积堂、西裕堂、三善堂、溯源堂、追远堂、镇远堂。

卫辛起源有:

出自姬姓

来源于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之后,以周国封地国名为氏。

上古周文王的第九子康叔被封于卫(今河南省淇县),接管旧殷都朝歌七族的遗民,建立了卫国。到春秋战国时,卫国被秦国兼并。卫国公族子孙就以故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卫。卫氏族人大多尊奉卫康叔(姬封)为得姓始祖。

出自姚姓

古有卫国,舜之后裔,后灭于商,子孙以国为氏。

u=2753559250,3448394514&fm=26&gp=0.jpg

源于赐姓、改姓

1、汉成帝鸿嘉年赐侍者李平

姓卫氏。

2、郑姓改姓。名将卫青本姓郑,后改卫姓。

源于卫国公室

出自汉朝时期朝鲜半岛卫满朝鲜,属于以国名为氏。卫满朝鲜灭亡之后,有其王族后裔子孙内迁中原,以故国名称为姓氏,称卫氏,主要分布在河南与山西交界处的焦作地区,逐渐生息繁衍,世代相传至今。

少数民族

1、源于鲜卑族,出自十六国时期鲜卑昌黎卫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后燕录》记载:晋朝时期,居于昌黎地区(今河南昌黎)鲜卑民族中有昌黎卫氏、渴烛浑氏部落,为鲜卑族的两支氏族部落,北魏王朝建立后,皆隶属于鲜卑拓拔部。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太和十九~二十年(公元495~496年)迁都洛阳入主中原后,昌黎卫部随之进入中原,在北魏孝文帝进行的汉化改革政策实施过程中,昌黎卫氏、渴烛浑氏皆汉化为单姓卫氏,逐渐融入汉族,世代相传至今。

2、源于满族,出自明、清时期巴佳尔氏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巴佳尔”,实际上原是一种官职称谓,相当于明、清时期的“大内侍卫”,在元朝时期演变为一批由原金廷侍卫组成的部落名称,后成为该部落的族人姓氏。这是非常古老的老满洲部族之一,人数甚少,有四个小分支。清朝中叶以后,巴佳尔氏大多冠汉姓为卫氏、富氏、巴氏等。

3、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旺舒特部,属于以居邑名称汉化为氏。

4、源于女真族,出自明朝时期建州女真首领、建州卫官阿哈出,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阿哈出,完颜氏族成员,是明朝时期建州女真的第一任行政长官,原为女真胡里改(火儿阿)部首领。在火儿阿豆漫古论·阿哈出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的官职称谓为姓氏者,早在明朝中叶就汉化称卫氏,为满族汉姓卫氏之先。

得姓始祖

卫康叔。据《姓纂》的考证,卫姓的开山祖是康叔。上古周文王第九子叫康叔,被封于上古商代首都朝歌,商朝已为周朝代替,原商遗民,有七族归康叔管理,康叔于是建立卫国,即河南省淇县,就在卫地繁衍了40余代。后卫国迁至濮阳,至春秋战国末年,卫国才被强秦所灭,卫并入秦,卫国公族的后代,遂约定以国名为姓,子孙都姓卫,称为卫氏。

 


图片无法显示

0转发

图片无法显示
0
图片无法显示
图片无法显示
图片无法显示
0
图片无法显示

相关文章

图片无法显示

姓氏流源|卫姓

卫姓,中华姓氏。出自姬姓。周文王第九个儿子被封在康地,称“康叔”,后来转封卫地,国都在殷商旧都朝歌。管理商朝的遗民。后来卫国又迁到今天的河南濮阳。卫国被秦所灭后,卫国贵族子孙便以国名“卫”或以“康”为氏。

图片无法显示

姓氏流源|褚姓

褚氏,子姓,殷后,宋共公时名为子石者为褚师,遂以褚师为氏,后世略去师,遂为褚氏,卫国大夫褚师圃也为褚师氏 ,此说出自郑樵《通志氏族略》。清人陈廷炜根据《左传》“王宿于褚氏”,《后汉书·郡国志》“洛阳······有褚氏聚”的记载,认为大约周有褚地,居之者以为氏,望出河南。

图片无法显示

姓氏流源|陈姓

陈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妫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陈胡公为陈姓的得姓始祖。 陈姓郡望颍川郡、汝南郡、下邳郡、广陵郡、东海郡、河南郡、武当郡、新安郡、庐江郡、冯翊郡、京兆郡。 总堂号:颍川堂。分堂号:三恪堂,孝思堂,报本堂,聚星堂,光裕堂,孝友堂,维德堂,尊亲堂,三知堂,三相堂,三槐堂,三德堂,五云堂,仁趾堂,仁让堂,介福堂,文星堂等。

图片无法显示

姓氏流源|冯姓

冯姓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其郡望有颍川郡、上党郡、京兆郡、弘农郡。堂号有市义堂、始于堂、同舆堂,以及以望立堂的颖川堂、上党堂、京兆堂、弘农堂。

图片无法显示

取消

发布

点击查看更多

友情链接

帮助中心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中国国家图书馆 常见问题 公司简介

023-86851333

中国上海图书馆 功能介绍 企业文化

重庆渝北区龙溪街道新牌坊一路139号D幢17-4

中国社会科学院 修谱常识 团队介绍

国家博物馆
国家档案馆
app下载

APP下载

Copyright©2017重庆家谱云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渝ICP备18010410号-1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1580号

图片无法显示

下载
app

图片无法显示

在线
客服

图片无法显示

联系
方式

图片无法显示

回到
顶部

图片无法显示